<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
    1.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元曲三百首 >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panayanon.com    發布時間:2013-09-06 22:04
      折桂令·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作者簡介]
      字德可,號甜齋,嘉興(今屬浙江)人。與張可久、貫云石為同時代人。散曲作品多寫自然景物及閨情。風格清麗,注重技巧。令人任訥將其散曲與貫云石(與酸齋)作品合輯為《酸甜樂府》,得其小令一百余首。

      [注解]
      馀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何之:到哪里去了。
      證候:即癥候,疾病,此處指相思的痛苦。

      [譯文]
      生下來以后還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飄浮的云,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游絲,空剩下一絲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卻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癥候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是燈光半昏半暗時,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賞析:
      作者,元代徐再思。 徐再思 , 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號甜齋,嘉興人。 現存小令一百零三首,主要內容集中在寫景、相思、歸隱、詠史等方面。后人將其散曲與貫云石(號酸齋)作品合輯為《酸甜樂府》。

      此曲寫得真摯自然,純乎天籟。題目為春情,寫的是少女的戀情。首三句說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感情波瀾起伏。三、四、五句寫少女相思的病狀,用浮云、飛絮、游絲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離,十分貼切。六、七句寫病因,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縷余音,彼此沒法相見,只有望穿秋水地盼望。最后兩句點出相思病最難捱的時刻,燈半昏,月半明,夜已闌。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這意境與李清照《聲聲慢》詞所寫“乍暖還寒時侯,最難相息”相近。此曲押韻有其特色,開頭處連用“思”字三次,結尾處連用“時”字四次。連環重疊,寫法大膽而自然,頗得本色之趣。徐再思擅長寫相思之情,他另有一曲《清江引·相思》說:“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也寫得真率坦誠,不假辭藻而墨花四照,與這首[折桂令]異曲同工。所以,《堅瓠壬集》卷三說這兩曲“得其相思三昧”。




      相關閱讀

      徐再思《陽春曲·閨怨》“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
      徐再思《水仙子·馬嵬坡》“翠華香冷夢初醒,黃壤春
      小桃紅-楊果元曲三百首經典賞析與注釋翻譯
      元好問《小圣樂·驟雨打新荷》閱讀答案附翻譯鑒賞
      元好問《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張可久《殿前歡·次酸齋韻》“白云來往青山在,對酒

      有幫助
      (5)
      ------分隔線----------------------------
      ? 久久一二三区波多野结衣无码
        <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