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十年落魄江濱客,幾度雷轟薦福碑①,男兒未遇暗傷懷。憶淮陰年少,滅楚為帥,氣昂昂漢壇三拜②。 【注】 ①雷轟薦福碑:范仲淹是守鄱陽(今屬江西),窮書生張鎬來投。薦福寺有唐書法家歐陽詢所書碑刻,其拓本值千錢,范仲淹準備為張鎬拓印千本出售,以作為張鎬趕考資費。備好紙墨,將拓未拓,忽然夜間雷雨大作,將碑擊碎。 ②"憶淮陰”三句: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少年時家貧,曾受胯下之辱。后被劉邦登壇拜為大將,并輔佐滅楚興漢。 14.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元曲的標題一般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宮調、曲牌、題目。本曲中“中呂”是曲牌,“賣花聲”是宮調,“客況”是題目。 B.此出前三句,抒發了一種“志不得伸”的感慨,同時含蓄地訴說了落魄江湖的坎坷經歷,充滿了生不逢時的悲哀。 C.“十年落魄”,化用杜牧《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取其流落失志之意。 D.“男兒未遇暗傷懷”一句承上啟下,由客居境況的訴述轉入內心情感的抒發,一個“暗”字,寫出了作者的孤寂落寞,也寫盡了人情的冷暖炎涼。 E.最后三句是作者內心世的進一步展開,但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以對歷史人物的回憶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無奈和悲觀的人生態度。 15.本曲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請結合曲子內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5分)AE【解析】A項“中呂”是宮調,“賣花聲”是曲牌,所以選項錯誤;E項“表達自己對現實的無奈和悲觀的人生態度”錯誤,作者用這個典故表達了對自已的激勵。 15.(6分)①對比。十年落魄與韓信滅楚為帥的得志對比,暗傷懷與韓信的氣昂昂對比,強烈表現出自已的失意。②用典。引用“雷轟薦福碑”的典故,表現了自己的落魄;引用韓信“滅楚為帥”的典故,表達對自己的激勵。③先抑后揚。此曲前三句,訴說落魄江湖的坎坷經歷,充滿生不逢時的悲哀。后三句提到韓信的故事,感情轉為昂揚向上。(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簡析 該詞題為“客況”,抒發的正是一種“志不得伸”的感慨。因為對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來說,做地方官往往使意味著仕途失意。 《賣花聲·客況》是張可久感嘆自己落魄江湖,希望得到重用,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前邊三句是對自己境遇的描寫:落魄江湖已經十年,只能客居江濱,曾經幾次遭遇了“雷轟薦福碑”那樣的倒霉事情,作為男子漢沒有好機遇也只能暗自傷心。后邊三句借韓信的史事訴說自己仍存的志向:想到淮陰侯韓信年少時也是頗不得志,同樣可以率領漢軍打敗項羽,氣昂昂登壇拜帥,何等洋洋得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