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一首《涼州詞》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詩中側面描寫了戍邊戰士的苦寒,春風吹不進玉門關,此乃點睛之筆,后人之所以評其為七絕第一,還有一點原因,很多學者認為此詩為諷喻詩,巧妙地用春風不度玉門關反襯了在宮廷享樂的帝王,他們不關心戍邊將士的生活,盡情享受春風。 在當時,此詩非?;?,傳說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三人曾到酒館賭詩,最美的歌妓最后唱的一曲,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就是“旗亭畫壁”典故的由來。 明代才子解縉曾為朱棣御扇題此詩,只是不小心少了一個“間”字,朱棣生氣地問:“愛卿不會背誦王之渙的《涼州詞》嗎?”解縉急中生智,答道,“這是臣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歌妓演唱、朱棣也喜歡,可見,王之渙的《涼州詞》在古代有多火! 2、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作為“七絕圣手”、“詩天子”,有一首詩被后人評為“七絕第一”,自然無可厚非,全詩用平凡的語言,描繪出了廣闊的空間和連綿的時間,慨嘆國無良將,明代李攀龍稱其為“七絕第一”,“唐人七絕壓卷之作,”至今,《出塞》認作為邊塞詩的代表。 3、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作為唐代詩人,雖不及李白、杜甫等人詩歌成就高,但這首《楓橋夜泊》可謂巔峰造極之作,甚至很多人只知道《楓橋夜泊》,卻不知張繼,現在很多扇子扇面上題字,都是這首《楓橋夜泊》。 相傳唐武宗去世前命工匠刻制了一塊石碑,題詩《楓橋夜泊》,與武宗一同下葬了。如今,寒山寺已成為了著名旅游景點,寒山寺成就了張繼,張繼也成就了寒山寺! 4、王維《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全詩描寫了最普通的離別,但卻表達了最真摯的感情,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又名《陽關曲》或《陽關三疊》。 ![]() 5、王翰的《涼州詞》,又是一位詩歌比詩人還要出名的典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筵以及戰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面,表現了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思想感情。當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詩的三、四句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這詩給人的是一種激動和向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千百年來,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