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后,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偟膩碚f,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F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與王維并稱“王孟”。李白詩云: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 品讀 孟浩然詩選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他的詩雖不如王詩題材廣泛,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儉枯瘠。他善于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贊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皮日休則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云澹河漢,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何遜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清代王士碌推衍嚴氏緒論,標舉神韻說,宗尚王孟,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范本,說: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分甘馀話》)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并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清代潘德輿曾指出: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養一齋詩話》)然而這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不能代表其風格的主要方面??偟恼f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蘇軾說他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陳師道《后山詩話》引),是頗為中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