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華 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亂,風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遠尋①,舊曾題處。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v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②?念沉沉、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注釋] ①下馬還尋:周邦彥《浣溪沙》:“下馬先尋題壁字,出門閑記榜村名。” ②“他年”二句:對改日造訪能否與伊人便會抱有懷疑。 【譯文】 郊野上秋雨初晴,只見幾片零亂的落葉,風住了還在動蕩不停。斜陽掛在遠樹之上,映照著遠山,隱隱約約,宛如美人皺著眉頭。來時曾經走過的舊路,當時尚有黃色的巖花開放。如今只有溪邊的流水,依舊來與故人相見。我默默無語來到客舍,此地冷清。我下馬開始找尋,從前在何處題詩之處。多年奔波旅途,沒有意義,感傷離別最令人愁苦??v然我保存著她當年的物品,可如今又有何用?等待他年重逢,她是否美麗如舊,實在難料。我思緒紛紛,想著佳人,也只能有時在夢里去尋找她。 【譯文二】 郊外原野剛下過一場雨,只見幾片零亂的落葉,雨停風定后還在空中飄舞。夕陽斜掛叢林樹梢,照得遠山如佳人微皺愁眉,顯得分外嫵媚凄楚。我沿著舊路重新走去,記得當時巖上有野花半吐。如今卻只有路旁溪水,好像與我一見如故。 我默默無語??蜕崂锛澎o無聲,下馬后我就仔細尋找,舊日曾經題詩之處。這真是無聊疲倦的旅行,終日里感傷離愁別恨,最是讓人心中悲苦。即便是我還保存著她的香鏡,但他年故地重返,誰能知她是否還在故居?我想念那深深庭院小樓幽窗,愿在夢中尋她千百度。 【評點】 這是一首感傷離別的小詞,記敘了詞人尋訪戀人,卻不見戀人蹤影之事,表達了深深的相思。 上片前六句均為景物描寫,寫到了郊原、落葉、清風、斜陽、遠山等景物。從這些蕭索的景物中我們可以看出,詞人并不單單是在描寫景物,而是通過它們來表達自己心中的凄惶。“來時”三句寫昔日之景,“到而今”三句寫如今之景,一昔一今,一樂一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下片“無語”二字緊接上文,寫出了自己的無奈。雖然沒有尋訪到舊日戀人,詞人還是不忍離去,于是“下馬還尋,舊曾題處”。接下來,詞人由寫景、敘事轉入了抒情,尤其是“傷離恨,最愁苦”六字直接點明了本詞的主旨。 “收香”是說晉代賈午在與韓壽離別時,贈韓壽以奇香,以此作為留念;“藏鏡”是說南朝陳樂昌公主與愛人徐德言將一面鏡子摔為兩半,各自珍藏一半,以作為夫妻信物。“收香藏鏡”四字化用典故,暗示戀人其實也深深愛戀著自己。然而,不管戀人如何愛戀著自己,也不管戀人曾贈給自己多少信物,現在終究難尋戀人蹤跡。時過境遷,“他年重到”,舊地重游,卻物是人非。于是詞人發出“人面桃花在否”的疑問,暗含“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之意。至此,我們也明白了詞人“傷離恨”的感慨中“離恨”之所指,原來是詞人與戀人離別后,因擔心重逢無望而產生的惆悵。最后三句是詞人設想自己在夢中與戀人相會時的情景。一個“念”字,傳達出詞人對于現實的萬般無奈。 本詞采用了虛實相間的寫法,用委婉曲折的訴說方式,道出了心中的愁思。文筆清新淡雅,意境深沉哀婉。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出訪意中人不遇而引發的感慨。上闋寫景為主。開頭三句狀寫郊原雨后三景,接著三句寫黃昏日斜山遠,隱含蕭瑟,烘托離情。“來時”兩句在“到而今”后變為眼前景,兩相對比,暗寓物是人非之意。下闋抒情,著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冠以“無語”,內心創痛可知。真乃大悲無聲也。“收香藏鏡”,用兩例戀愛至誠的故事概說自己美好戀情的失落,佳人何處?只能夢中去尋。全篇纏綿幽怨,文筆雅麗,值得咀嚼。 本詞抒羈愁別恨。全詞用賦的筆法,描繪了旅途的苦況,對往昔情事的美好回憶及對意中人的思念。此詞系傷別之作,寫出尋訪意中人不遇而引發的縷縷秋思。詞中上片“郊原”六句,寫眼前所見景物。“來時”二來時景象。“到而今”三句,寫去時景象。兩相對比,更見昔會今離、昔樂今哀之意。詞的上片換頭承上,繞郵亭,尋舊詩,是留戀不忍去 。“無聊”三句,不忍去仍不得不去,離恨最苦,揭出一篇主旨。“縱收香”三句,懸想他年重訪舊地,定將物是人非??v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收香藏鏡”借晉代賈行愛韓壽贈奇香以傳情,南朝陳樂昌公主附與徐德 方各藏半鏡為夫妻信物,隱喻佳人對詞人的傾心愛戀,并贈信物,以“縱”了讓步跌宕,。傳達出給有如無的無耕,時過境遷,重尋舊地佳人,竟成“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之遺憾。“念沉沉”二句,人既分離,則唯有夢中可以相見。“傷離恨。最愁苦”為全篇之主旨,點明自己愁苦的根源。盡管伊人一往情深,曾贈自己愛物以為表記,但何時能再逢實在難以預料。末二句設想在夢中去與伊人相見,是沒有辦法的一種自我安慰。全章如紀游小品,情思深婉,文筆雅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