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諸公可嘆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 注 此詩公元1201年(寧宗嘉泰元年)春作于山陰,陸游時年七十七歲 一秦:一個秦檜。 夷吾:管仲。 新亭:《世說新語》載“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聯系全詩品析末尾畫線兩句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答:這兩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對泣”的故事,感嘆當時國家危急,官員卻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說會出現治國的能臣,連為國悲傷哭泣的人都沒人,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現象的無奈、憤慨以及對國家的熱愛之情。 簡析 這首詩像是一篇時事評論,陸游在詩中揭穿了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賣國的廬山真面目,不僅抨擊秦檜的當權誤國,也痛斥了整個昏庸的南宋統治集團。因為奸佞誤國,遂造成“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的可悲局面。“諸公”含有諷刺意味,兼有詩人的憤怒。后兩句用典,罵盡南宋小朝廷文武百官毫無國家、民族觀念。第二、第四句,都用透過一層的寫法,有力地表現了陸游的憤慨心情。陸游在《跋呂侍講歲時雜記》中說的“年運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對泣者,正未易得,撫卷累欷。”可以做為注釋。 這首詩純以勁直激昂為主,其忠義之心令人肅然起敬,千百年來敢于這樣抨擊時弊的詩詞簡直是鳳毛麟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