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
    1.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三百首 > 宋詩鑒賞 >

      范成大《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全詩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panayanon.com    發布時間:2016-12-03 20:45
      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范成大
      攜籮驅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
      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饑難。
      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饑鴉共一音。
      勞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塊果何心。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
      扃(jiōng)

      賞析
      這組詩描述了這樣的情景:皚皚雪中,寒風凜冽,行人稀少,只見一位衣服襤褸的賣菜老人,傴僂著身子,挑著籮筐,踏著冰雪,走門串戶,嘶啞的叫賣聲,顫顫悠悠,回蕩在大街小巷。這是一幅“雪中叫賣圖”。
      “攜籮驅出敢偷閑”,首句發問,一“敢”字道出賣菜老翁的無可奈何。二句對不敢偷閑的原因未作回答,而直寫“雪脛冰須慣忍寒”。雪脛,指被埋于雪中的小腿;冰須,結著冰的胡須。前者極寫雪之深,后者極寫天之寒。而一“慣”字把賣菜老翁飽經風霜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無論雪再大,天再寒,賣菜老翁總是要挑著籮筐,走街穿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飽嘗了生活的艱辛。賣菜老翁天生并不是這樣一副苦命,當然他也想坐在溫暖的屋里和親友圍爐暢敘。三句再問,四句不作正面回答,而用“忍寒”、“忍饑”作比較,一個“猶可”,一個“難”,個中原委,無需多說,讀者自可品味。對于一般人來說,忍寒、忍饑都是難事。但對于賣菜老翁來說,寒冷已經算不了什么,可饑餓實在難熬??梢娝^的是怎樣一種饑寒交迫的生活!
      賣菜老翁的叫賣聲多么凄厲,簡直和受凍的雀兒、挨餓的烏鴉的叫聲沒有什么兩樣,叫聲之苦,讓人不堪去聽??嗫嗟亟匈u,為的是多賣出一些魚菜。一升一斗的糧食在他看來,就和一千金那么難得,也許凍餓了一天的妻子兒女在盼著他換些糧食回家開鍋呢。對于關心民生疾苦的范成大來說,聽到這凄苦的叫賣聲,是不會無動于衷的。因此,詩人感慨萬分,憤憤問天:“悠悠大塊果何心?”大塊,指大自然?!肚f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說,大自然負載著我的形體,它用生命使我勞苦,用老年使我閑適安佚,用死使我安息。這里僅用此意,是說,生活竟然使人勞苦到如此地步,悠悠蒼天啊,你到底安著什么心呢?這里是同情,是憐憫,更是控訴。一個封建士大夫文人能夠為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窮人民鳴不平,實在難能可貴。反映了封建社會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心,和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賣炭翁》頗相同。




      相關閱讀

      張詠《與進士宋嚴話別》“人之相知須知心,心通道
      蘇軾《龜山》“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
      司馬光《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細雨寒風宜獨
      楊萬里《觀社》閱讀答案及賞析
      呂本中《夜雨》“夢短添惆悵,更深轉寂寥”全詩翻
      馮山《山路梅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有幫助
      (0)
      ------分隔線----------------------------
      ? 久久一二三区波多野结衣无码
        <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