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淋漓百榼宴江樓,秉燭揮毫氣尚遒。 天上但聞星主酒,人間寧有地埋憂。 生希李廣名飛將,死慕劉伶贈醉侯。 戲語佳人頻一笑,錦城已是六年留。 注釋 ①淋漓百榼(kē):指開懷痛飲。榼,盛酒器。 ②氣尚遒:意氣豪邁。 ③“天上”句:是說天上有主管酒的星宿。語本漢末孔融《與曹操書》:“酒之為德久矣。……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④地埋憂:把憂愁埋入地下。語本《漢書·仲長統傳》:“寄愁天上,埋憂地下。” ⑤李廣名飛將:西漢名將李廣有“飛將軍”之譽?!妒酚?middot;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⑥劉伶:西晉沛國人,字伯倫,與阮籍、嵇康等友好,稱“竹林七賢”。性嗜酒,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相隨,說:“死便埋我。”著有《酒德頌》。贈醉侯:用唐皮日休《夏景沖淡偶然作二首》詩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劉伶作醉侯。” ⑦“戲語”二句:《劍南詩稿》卷九本篇末有作者自注:“退之詩云:‘越女一笑三年留。’”所指即韓愈《劉生》詩。韓詩為此二句所本。錦城,指成都。六年:陸游自乾道八年(1172年)東至成都,至淳熙四年(117年),正是六個年頭。 參考譯文 酬暢淋漓,交杯百盞在江樓,高擎巨燭,當眾揮毫意氣遒! 聽說天上有顆星星主管喝酒,人間卻沒有個地穴可以埋憂! 既然活著實現不了飛將軍的壯志,但愿死后能像劉伶封個“醉侯”。 這些趣話可否贏得姑娘們一笑?須知我到成都已“享受”六個年頭。 創作背景 該詩是淳熙四年(1177年)詩人在成都時所作,時詩人五十三歲。在這前一年,詩人因積極主戰而遭當權者之忌,被言官指斥為“燕飲頹放”,免去了知嘉州的任命,于是他干脆自號“放翁”。詩人在成都望江樓宴飲,酒至酣處,內心對權奸的憤恨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江樓醉中作》。 ![]() 賞析 《江樓醉中作》是宋朝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描寫了詩人自己飲酒正酣時的所想,表達了詩人愛國理想無法實現的憂憤情懷。該詩對仗工整,造句雄杰。 “淋漓百榼宴江樓,秉燭揮毫氣尚道”,首聯正面點題,說自己江樓宴飲,盡興“百榼”,醉中秉燭揮毫,意氣遒勁。兩句放筆直抒,意態豪縱,活現出放翁的自我形象。“百榼”照應“淋漓”,寫出詩人酣飲之狀。“尚”字傳達出詩人孤芳自賞的心理。這兩句寫詩人在罷官之后依然豪情滿懷,男子漢氣概躍然紙上。次句應題內“醉中作”。 “天上但聞星主酒,人間寧有地埋憂”,頷聯緊承上文,氣勢大轉,由外放的豪情轉而抒發內心的極度憂憤?!逗鬂h書·孔融傳》李賢注引孔融與曹操書云:“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這兩句寫出詩人如此放縱飲酒并非真的“燕飲頹放”,而是內心的憂愁實在無法排遣,只好借酒澆愁了。 “生希李廣鋁飛將,死慕劉伶贈醉侯”,頸聯涉及兩個典故。一是漢代名將李廣,屢敗匈奴,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二是西晉劉伶嗜酒如命。皮日休《夏景沖澹偶然作》之二云:“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劉伶作醉侯。”這兩句最為真實地表達了詩人此刻內心的郁悶與憤恨:詩人滿懷報國之心.所以才會羨慕漢代名將李廣能夠親上疆場,屢敗匈奴.抗敵救國:而正因為苦無報國之門,生作李廣無望,所以只能逃于醉鄉,羨慕劉伶之死贈醉侯了。貌似灑脫,實則極為沉痛。 “戲語佳人頻一笑,錦城已是六年留”,尾聯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的無奈與感傷之情。陸游從乾道八年(1172年)冬離開南鄭到成都,至此已首尾六年,所以說“錦城已是六年留”這兩句表面上是寫席間佳人笑容迷人極具魅力,實則表達的是詩人憂憤自己投閑置散,無可奈何地白白消磨了六年的光陰。 該詩用貌似頹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愛國理想無法實現的憂憤情懷??梢哉f是縱酒醉歌中含有深沉的憤郁。這種詩風是陸游美好理想和遠大抱負長期不能實現而逐步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