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樂聞規諫,凡諫官論事、門下封駁,茍合于理,多屈意從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讀之。教坊祝漢貞滑稽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詼諧頗及外事,上正色謂之曰:“我畜養爾曹,正供戲笑耳,豈得輒預朝政邪!”自是疏之。會其子坐贓,杖死,流漢貞于天德軍。樂工羅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曉音律尤有寵程恃恩暴橫以睚眥殺人系京兆獄諸樂工欲為之請,曰:“羅程負陛下,萬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絕藝,不復得奉宴游矣!”上曰:“汝曹所惜者羅程藝,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殺之。上臨朝,接對群臣如賓客,雖左右近習,未嘗見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無一人立者,威嚴不可仰視。奏事畢,忽怡然日:“可以閑語矣!”因問閭閻細事,或談宮中游宴,無所不至。一刻許,復整容日:“卿輩善為之,朕??智漭呚撾?,后日不復得再相見。”乃起入宮。令狐绹謂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嘗不汗沾衣也!” (摘編自《資治通鑒·唐紀六十五》) 【注】①殢:滯留,逗留。困擾,糾纏。困于,沉潮于。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教坊祝漢貞/滑稽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慕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詼諧頗及外事 B.教坊祝漢貞/滑稽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詼諧/頗及外事 C.教坊祝漢貞/滑稽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慕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詼諧/頗及外事 D.教坊祝漢貞/滑稍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慕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詼諧/頗及外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斂手,有兩意。一為縮手,有所顧忌;一為拱手,表示恭敬。此取后解。 B.置,處置。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的“置”同義。 C.閭閻,中國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閻是里巷的門:以此泛指民間百姓。 D.整容,古今異義詞,在文中意思是敕令臣下整理儀容,用以肅整禮節、彰顯君威。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韋澳剛直不阿。國舅鄭光莊吏犯了罪,宜宗顧念情面,向京兆尹請求赦免莊吏罪責,但韋澳堅持初衷毫不動搖。 B.唐宣宗虛心納諫。臣下的奏章與諫議,只要是合理的,縱然有不合乎宣宗自己心意的,他也會委屈自己而采納聽從。 C.唐宣宗禮待臣下。他覽閱大臣的奏章和上疏前,都要焚香、洗手以表尊重;臨朝聽政接待應對群臣也如同接待賓客。 D.朝臣對宣宗敬畏有加。宰相奏報政事時,宣宗極富君王威嚴,以致最受恩遇厚待的宰相令狐绹都會在面君奏事時恐懼得出汗。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但鄭光殢我不置,卿與痛杖,貸其死,可乎。(4分) (2)“汝曹所惜者羅程藝,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殺之。(4分) 14.請說說哪些事例體現了唐宣宗不以私害公的為君之道。(3分) 參考答案 10. D 【解折】“教坊祝漢貞,滑稽敏給。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詠有如宿構,由是寵冠諸優。一日.在上前抵掌談請,頗及外事。” 11. C 【解析】A項,“斂手”在文中意思應為“縮手,有所順忌”,以體現韋澳的剛直不同,為后面的情節做鋪墊,B項,“其蔚也若子,其置也若棄”中的“置”的意思是“放下”,與此不同。D項,“整容”在文中的意思是唐宣宗自己整肅儀容,以是嚴肅莊重。 12. A 【解析】“請求款免莊吏罪責”不對,只是赦免死刑;且韋澳也遵從了宣宗的意愿,從寬處置了莊吏。 13.(1)只是國舅鄭光糾纏我不罷休,你用棍杖狠狠地處罰莊吏,寬恕他的死罪,可以嗎? (“置”“貸”各1分,“鄭光糾纏不休”大意!分。“用棍杖狠狠地打“大意1分) (2)“你們可惜的是羅程的技藝,我所珍惜的是高祖、太宗制定的國法,”終究還是把羅程用杖刑處死了。 (“汝曹”,“競”各)分,判斷句式1分,“用杖刑處死了羅程”大意1分) 14.①國舅莊吏犯事,唐宣宗雖為之求情,但并不用君命取代律法; ②宣宗寵幸優伶祝漢貞,但不容許他干預朝政,也不姑息祝子的罪責; ③宣宗寵幸樂工羅程,但他犯案之后,仍然依律法將他處死。 (每點1分,其他的言之成理即可計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唐宣宗大中年間,任命翰林學士、工部侍郎韋澳為京兆尹。韋澳到京兆府上任辦公后,豪門貴戚有所收斂。國舅鄭光莊園掌管田租的人放縱驕橫,多年不向官府交納租稅,韋澳將他逮捕并戴上刑具。唐宣宗在延英殿問韋澳,韋澳把具體情況向皇帝陳奏,皇帝說:“你怎么處置他呢?”韋澳回答說:“將依照法律處置。”皇帝說:“國舅鄭光特別喜愛這個莊吏,怎么辦?”韋澳回答說:“陛下從宮禁內庭調任我為京兆尹,希望我清掃京畿地區多年的積弊;如果鄭光的莊吏多年為蠹害,卻能得到寬宥免于死刑,這樣陛下所制定的法律只是施行于窮困的民戶身上,我不敢奉陛下的詔命去辦事。”皇帝說:“事情的確是這樣。但是國舅鄭光糾纏我不罷休,你用棍杖狠狠地處罰他,免他一死,可以嗎?”韋澳回答說:“我不敢不聽從陛下的詔令,希望陛下讓我暫時關押著,等到他租稅交足之后再釋放他。”皇帝說:“很明顯這樣可行。我為國舅鄭光的緣故阻撓你依法行事,很是感到慚愧。”韋澳回到京兆府,隨即重重杖責莊吏;督促他交滿數百斛租稅后,才將他交還鄭光?;实巯肴トA清宮,諫官們極力上言加以勸阻,皇帝為此打消了去華清宮的念頭?;实鄹吲d聽到規勸進諫的話,凡是諫官們論事、門下省封還皇帝失宜詔令,只要合乎道理,皇帝大都能虛心接受并依從;得到大臣的章表奏疏,一定要焚香洗手后再閱讀。教坊里有一個叫祝漢貞的人,滑稽敏捷,皇帝有時指著某一物件,讓祝漢貞表演口戲,祝漢貞摹擬頌詠好像是早已編好了一樣,于是他在優人中最受皇帝喜愛。有一天,祝漢貞在皇帝面前拍著手掌說笑話逗樂,所說內容涉及到許多外朝政事,皇帝嚴肅地對他說:“我養你們(這群樂工),只是要你們提供戲笑而已,怎么能任意干預朝政呢!”從此以后就疏遠了祝漢貞。正值祝漢貞的兒子因貪贓被用杖刑處死,祝漢貞也被流放到天德軍。宮廷樂工羅程善于彈奏琵琶,從唐武宗時就已經得到寵幸;皇帝一向通曉音律,對羅程更加寵愛。羅程依恃皇帝的恩寵暴虐專橫,因為極小的仇恨而殺人,被京兆府逮捕入獄。宮廷諸樂工想為他向皇帝請求免罪,說:“羅程辜負了陛下的恩情,罪該萬死,但我們可惜羅程的琵琶演奏是天下奇絕的技藝,不能再在宴游中侍奉了!”皇帝說:“你們可惜的是羅程的技藝,我所珍惜的是高祖、太宗制定的國法。”最后,還是把羅程用杖刑處死了?;实叟R朝聽政,接待應對群臣猶如對待賓客,即使是他的左右近侍,也不曾見過他有倦怠的面色。每當宰相奏對政事時,近旁沒有一人站立,皇帝威嚴的神態令人不敢抬頭看。宰相奏事完畢后,皇帝忽然和顏悅色地說:“現在可以說說閑話了!”接著就問宰相街道閭巷的細微事,有時談論宮禁中游宴的事,什么事都可以說。大約過了一刻鐘,皇帝又用嚴肅的面容說:“你們應當好自為之,我常常擔心你們會辜負我,使以后我們不再能相見。”于是起身回宮。令狐绹對人說:“我當了十年宰相掌管朝政,最得皇帝的恩遇;但每次在延英殿奏對政事,沒有不汗流沾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