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明史·陸完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正德初/歷江西按察使/寧王宸濠雅重之/時召預曲宴/以金罍為贈/三年冬/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 B. 正德初/歷江西按察使/寧王宸濠/雅重之時/召預曲宴/以金罍為贈/三年冬/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 C. 正德初/歷江西按察/使寧王宸濠/雅重之時/召預曲宴/以金罍為贈/三年冬/耀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 D. 正德初/歷江西按察/使寧王宸濠雅重之/時召預曲宴/以金罍為贈/三年冬/耀右僉都御史/巡撫宜府/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諸生,古代經過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的生員,統稱諸生。 B. 湖廣,作為地名,始于元朝。在明清兩朝及其以后,特指如今兩湖、兩廣地區。 C. 流矢,指亂飛的或無端飛來的箭,也叫“流箭”。該詞在《禮記》中就有記載。 D. 極刑,也稱為“死刑”“處決”,最古老的刑罰之一,也指結束一個人的生命。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陸完做生員時,參與毆打中官王敬,王敬將其名字列于首位上奏皇帝。幸遇巡撫王恕極力彈劾王敬的罪行,陸完才得以幸免。 B. 陸完考中進士后,前往吏部應選,恰逢王恕主管吏部。王恕認為他不畏權宦,于是推薦他進入御史臺。陸完果然做出了成績。 C. 霸州賊寇劉六、劉七起兵造反,陸完統領軍隊討伐他們。最后平定叛亂,蕩平殘賊?;氐匠?,皇帝提升陸完擔任太子少保。 D. 反賊號稱數萬之眾,但多是脅迫隨從。他們又驅逐百姓行軍,致使官軍殺掉的多是無辜百姓。以致捷報頻傳而叛軍勢力不減。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會副總兵許泰等敗賊于霸州,賊南走,京師始解嚴。 (2)明年正月,六等復突霸州敗,完師次平度,命副總兵張俊、李鋐分軍邀其奔逸。 14. 中官張永在搜查叛軍朱宸濠家產時,“得完平日交通事”,請根據文本分析“交通事”的具體內容。 參考答案 10. A (句意:正德初年,歷任江西按察使,寧王朱宸濠賞識器重他,經常邀請他赴私宴,以金罍相贈 正德三年冬天,提拔擔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宣府。 “江西按察使”是官職名,不可斷開,排除CD; “寧王宸濠”做“雅重之”的主語,不必斷開,應在賓語“之”后斷開;“時”是“召預曲宴”的狀語,應斷到后面,排除B。) 11. B (“特指如今兩湖、兩廣地區”錯,“湖廣”特指如今湖南、湖北地區。) 12. A (“參與毆打中官王敬”錯誤。結合原文“諸生競起擊之,完不與”可知,陸完并未參與毆打中官王敬。) 13. (1)恰逢副總兵許泰等人在霸州擊敗賊寇,賊寇向南逃跑,北京才解除戒嚴。 (2)第二年正月,劉六等人又突襲霸州失敗,陸完的軍隊駐扎在平度,命副總兵張俊、李鋐分兵攔截逃亡的敵軍。 14. ①擔任江西按察使時,寧王朱宸濠賞識器重他,經常邀請他赴私宴,以金曩相贈。②擔任兵部尚書時,寧王朱宸濠想要恢復護衛和屯田制度,陸完提示讓他以祖制為由上奏。 參考譯文: 陸完,字全卿,長洲人。作生員時,宦官王敬到蘇州,以事推搡激怒生員。生員們爭著奮起毆打王敬,陸完沒有參與。憎惡陸完的人中傷他,王敬于是將陸完的名字列于首位上奏皇帝。巡撫王恕極力彈劾王敬的罪行,陸完才得以免受懲罰??贾谐苫赀M士。赴吏部應選,王恕正主管吏部,說:“這是曾經擊打宦官的人,應當擔任御史。”進入御史臺,果然有名聲。正德初年,歷任江西按察使,寧王朱宸濠賞識器重他,經常邀請他赴私宴,以金罍相贈。正德三年冬天,提拔擔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宣府。第二年,霸州賊寇劉六、劉七等起兵造反。八月,詔令陸完監督管理軍務,統領軍隊討伐他們。行軍到涿州時,忽然傳聞賊寇將要威逼北京,命令回師入京保衛。恰逢副總兵許泰等人在霸州擊敗賊寇,賊寇向南逃跑,北京才解除戒嚴。正當這個時候,劉六等人號稱有數萬士兵,但大多數是脅迫隨從的,精銳部隊不過一千多人。官軍追擊賊寇,賊寇便驅趕百姓前進,危急時就拋棄所劫掠的百姓倉皇而逃。官軍殺掉的都是無辜的百姓,因此捷書頻頻上奏皇帝,但賊寇勢力沒衰減。第二年正月,劉六等人又突襲霸州失敗,陸完的軍隊駐扎在平度,命副總兵張俊、李鋐分兵攔截逃亡的敵軍。賊寇倉皇而逃,接連幾次大戰都大敗敵軍。敵軍于是改換服裝更換馬匹逃跑,先后擒獲斬殺二千六百余人。恰逢河南賊寇已被平定,劉六等人勢力更加衰減,于是逃奔湖廣。搶奪船只逃到夏口,遇到都御史馬炳然,將其殺掉。又登陸,焚燒漢口,被指揮滿弼等人追趕上,劉六被亂箭射中,和兒子劉仲淮投水而死。劉七、齊彥名率領五百人乘船而行,順流抵達鎮江。陸完快速向南進軍。賊寇害怕,棄船而逃,退守狼山。陸完命令同知羅瑋連夜率軍登上狼山向南圍困賊寇。齊彥名中槍而死,劉七被箭射中也投水而死,其余殘賊也被全部鏟平?;氐匠?,皇帝提升陸完為太子少保。第二年代替何鑒擔任兵部尚書。當時朱宸濠已經萌發異心。聽聞陸完掌管兵部,致信極力陳述舊日友情,想要恢復護衛和屯田制度。陸完回信,讓他以祖制為由擬寫奏書。朱宸濠反,被逮捕?;鹿購堄浪巡樗募耶a,得知陸完往日與其勾結的事情,上奏皇帝?;实鄞笈?,將要判處陸完死刑。因為平息叛賊有功,才得以減免死罪,戍衛福建靖海衛。最后死在戍衛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