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
    1.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蕭衍、沈約《臨高臺》閱讀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panayanon.com    發布時間:2014-04-20 08:56
      臨高臺

      蕭衍①
      高臺半行云。望望高不極。草樹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陽道。道遠難別識。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臨 高 臺
      沈約②
      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連山無斷絕,河水復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陽南陌頭??赏豢梢?,何用解人憂?

      [注]①蕭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約:南朝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濟縣西)人,與蕭衍同屬“意陵八友”。
      (1)下面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蕭衍沈約二人同登一座高臺,采用同一視角觀望,同懷念遠在洛陽的情人,詩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筆。
      B.蕭詩中,作者登高懷遠,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叢莽幻化出一條通往洛陽的道路,延伸到遠方的情人身邊。
      C.玉階通常是古代淑女佇立凝望之所,蕭衍用玉階來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樣滿懷思念,為下文“共相憶”埋下了巧妙的伏筆。
      D.兩首詩的開頭都用“望”字,但兩人詩中的“望”字卻不同解:蕭詩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詩中“望”字卻做遠望解。
      E.兩首詩的結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情人的相思,這增強了詩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詩歌的穿透力。
      (2)同為登高懷人,兩首詩歌的情感卻有一定的差別。請你結合詩句談一談。(3分)
      (3)蕭衍詩的前兩句如何表現高臺之“高”的?請從作品語言或者修辭方法中任選一角度,具體說明。(3分)

      參考答案
      (1)AE(選對一項得2分)
      (2)答案示例:蕭詩后四句,想象舊時情人也在思念著自己,高臺再高、道途再遠也不能阻隔他們的共同思想,借此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沈詩“所思”卻不一定去指情人,后四句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難以排解的憂愁和無可奈何的情緒。(3分,意思對即可)
      (3)答案示例一:蕭詩前兩句連用兩個“高”字,用最直白的語言,將高臺的雄大氣勢展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示例二:蕭詩首句用夸張手法寫高臺高聳入云,第二句再補充說明高臺決然望不到盡頭,極言高臺之高。(3分,意思對即可)




      相關閱讀

      《北歌 北漠清霜雁飛低》閱讀答案賞析
      袁枚《苔》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古詩試題閱讀答案分析
      王令《感憤》閱讀答案
      趙熙《秋夜》閱讀答案
      王冕《歸來》閱讀答案

      有幫助
      (2)
      ------分隔線----------------------------
      ? 久久一二三区波多野结衣无码
        <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