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
    1.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吳融《金橋感事》閱讀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panayanon.com    發布時間:2022-10-15 13:16
      金橋感事
      吳融
      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風。
      飲馬①早聞臨渭北,射雕今欲過山東。
      百年②徒有伊川嘆,五利③寧無魏絳功?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成煙中。
      【注釋】吳融,晚唐詩人。唐昭宗大順元年,沙陀藩鎮李克用進據河北道南部的邢、洛、磁三州。朝中大臣們多數反對發兵討李,而昭宗卻采納張浚的主張草率出兵,結果三戰三敗。①“飲馬”,是用《左傳》故事。公元前579年,晉楚戰爭中,楚軍驕橫狂妄,揚言“飲馬于河(黃河)而歸”。②《左傳》載,周朝大夫辛有見披發人(古代戎族,有披發的習俗)在野外祭祀而預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辛有死后,不過百年,戎人果然遷居于伊水之濱。③魏絳是春秋時晉悼公大夫。晉國所在地山西,漢、戎雜居,矛盾尖銳。魏絳主張“和戎”,并舉出其“五利”,被晉悼公采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描寫了雄偉壯美的太行山景色:皚皚白雪覆蓋著巍巍太行,重巒疊嶂,高聳在晴朗的天空,色彩鮮明,宛若浮雕。
      B.頷聯、頸聯,一連串用了四個典故,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和感嘆。
      C.頸聯筆鋒一轉,由抒感言懷轉為述古喻今。借用典故,貼切地表達了難以直言之隱旨。
      D.尾聯用一“哀”字狀胡笳聲,不僅把客觀世界的聲音同詩人主觀世界的感情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暗示著這次戰爭的失敗。
      16、這首詩是如何抒發情感的?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5、C.“由抒感言懷轉為述古喻今”錯,頷聯是述古喻今,頸聯是抒感言懷,故應是“由述古喻今轉為抒感言懷”。
      16、①首聯以景襯情,用景色之美、氣候之寒,襯托詩人心中的悲涼。
      ②頷聯、頸聯借用典故,用伊川之嘆來表達自己對唐朝國家命運的擔憂,借對魏絳的“五利”之策的肯定,表達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決民族矛盾,也婉轉地批判了唐王朝這次對李克用的用兵行為。
      ③尾聯融情于景、以景結情。在充滿凄涼的戰亂之景中表達了詩人對王朝發動討伐李克用這場戰爭的憂愁:戰爭勢必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給國家帶來創傷。 


      文章標簽:




      相關閱讀

      劉大櫆《西山》元好問《山居》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20套古詩詞鑒賞閱讀訓練與答案(一)
      陸游《關山月》閱讀答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
      《關雎》閱讀答案-2020年中考古詩鑒賞
      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處》閱讀答案
      張繼《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閱讀答案

      有幫助
      (0)
      ------分隔線----------------------------
      ? 久久一二三区波多野结衣无码
        <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