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
    1.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李商隱《王昭君》李攀龍《和聶儀部明妃曲》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panayanon.com    發布時間:2015-09-03 17:52
      王昭君
      [唐]李商隱①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②。

      [注] ①李商隱,晚唐詩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復一年過去,漢宮里像昭君那樣被冷落的宮女,年年都有。

      和聶儀部明妃曲
      [明]李攀龍
      天山雪后北風寒,抱得琵琶馬上彈。
      曲罷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
      [注]聶儀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見贈,作者以此詩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王明君,亦稱明妃。

      1.兩首詩均圍繞王昭君這一歷史人物展開,情感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6分)
      2.《和聶儀部明妃曲》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昭君形象?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5分)

      參考答案
      1.李商隱的《王昭君》,借古諷今,以毛延壽制造一個又一個昭君的悲劇,來隱射當時一手遮天、認錢認勢不認人、壓制有才之人的宦官、軍閥以及朋黨之流,造成寒士被排擠壓制的社會現實。整首詩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感傷。(3分)
      李攀龍《和聶儀部明妃曲》,獨辟蹊徑寫古人,通過設想王昭君遠嫁塞外后,對漢宮依然無限眷戀,曲罷竟誤以“青海月”為漢月的情景,狀其對漢朝的依戀之深,幽怨之長。(3分)

      2.整首詩塑造出一個身行萬里,心懷故土,愁怨深長的悲情女性形象。(2分)整首詩把王昭君置于一個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句以漫無邊際的背景來襯托其遠離故土的無限哀傷,三、四句寫王昭君在彈完曲調的那一瞬間,竟把眼前高懸的“青海月”誤作“漢宮月”,因而遐想故鄉,留連難去,其中“徘徊” 一詞極言其對故鄉的魂牽夢繞,一往情深。(3分)




      相關閱讀

      古詩試題閱讀答案分析
      袁枚《苔》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北歌 北漠清霜雁飛低》閱讀答案賞析
      王令《感憤》閱讀答案
      趙熙《秋夜》閱讀答案
      王冕《歸來》閱讀答案

      有幫助
      (0)
      ------分隔線----------------------------
      ? 久久一二三区波多野结衣无码
        <track id="f0s99"></track><track id="f0s99"></track>
        <table id="f0s99"></table>
        <track id="f0s99"></track>
        <pre id="f0s99"><label id="f0s99"><menu id="f0s99"></men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