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⑤,更嘗⑥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營,不利。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節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縱:即使、縱然③罷: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虜:狡猾的家伙。⑥嘗:經歷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⑩敕:命令。 7. 請用“/” 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一處)(2分) 吳 8.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1)公將鼓之( (3)猶難盡克( 9.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2)夫戰,勇氣也。 (3)其諸要害已固守。 10.請簡要分析【甲】文為什么略寫齊魯兩軍戰斗的經過。(4分) 答: 11.曹劌與陸遜都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他們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出自2017年江蘇省淮安市中考語文真題) 參考答案 7. (2分)吳將/皆欲迎擊之。(評分說明:標錯、多標均不得分) 8. (4分)(1)擊鼓、擊鼓進軍(2)充滿、旺盛、士氣正旺盛(3)戰勝、攻克(4)一起、都。(評分說明:每小題1分,答出其中一種解釋即可。) 9. (6分)(1)(曹劌)下車看了看齊軍戰車的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橫木眺望齊軍退敗的情況。(評分說明:扣住“下”、“之”的解釋,意對、通順即可。) (2)打仗,是靠勇氣的。(評分說明:“夫”是發語詞,不作翻譯;必須加判斷詞“是”。意對、通順即可。) (3)他們的各個險要的地方都已經鞏固(或加強)了防守。(評分說明:扣住“要害”、“固”的解釋,總對、通順即可。) 10. (4分)示例:⑴使文章詳略得當,能夠集中表現主要內容——對戰爭的分析評論;⑵后文學曹劌的集中論戰,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劌的軍事才干,表現他“遠謀”。 (評分說明:從文章寫法和人物塑造兩個方而作答。內容上,集中寫“論戰”;形象上,突出其“軍事才干”。每點2分。意對即可。) 11. (4分)避其鋒芒(消磨的方銳氣);及時出擊 (評分說明:從防守和出擊兩個方而作答,每個方面2分。只概括出共同之處,沒有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得3分。如果兩個方而只答出具體的做法,沒冇概括分析,每個方面1分。意對即可。)
|
||||||